分类: 笔记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_∩)O~

  • 在Google搜索页面里显示作者信息和摘要

    在Google搜索页面里显示作者信息和摘要

    这篇是存档日志,方便日后查阅,从DiDi那儿看到的~

    效果如图:

    要有Google+帐户,然后上传自己的头像作为个人资料照片。Google提供了2种方法,个人觉得第二种方法挺简便的~我用的是第二种~

    方法1:使用经验证的电子邮件地址将您的内容与 Google+ 个人资料关联。

    没有与您的内容位于同一域上的电子邮件地址?请按以下方法 2 中所列的说明操作。

    1. 确保您拥有与自己的内容位于同一域(例如 wired.com)上的电子邮件地址(levy@wired.com)。
    2. 确保您在该域上发布的每篇文章或帖子均具有将您标识为作者的清晰署名(例如“作者:李叶子”或“作者:李落凌”)。
    3. 访问作者信息页并将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提交给 Google。无论您在此域上发布过多少篇文章或帖子,上述流程只需执行一次即可。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将会显示在您的 Google+ 个人资料的以下网站的撰稿者部分。如果您不希望公开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更改链接的公开程度
    4. 要了解 Google 会从您的网页提取哪些作者数据,请使用结构化数据测试工具

    方法 2:通过将您的内容与自己的 Google+ 个人资料相关联来设置作者信息

    1、在您的网页上创建指向您 Google+ 个人资料的链接,例如:

    <a href=”[profile_url]?rel=author”>Google</a>

    将其中的 [profile_url] 替换为您的 Google+ 个人资料网址,例如:

    <a href=”https://plus.google.com/109412257237874861202 ?rel=author”>Google</a>

    您的链接必须包含 ?rel=author 参数。如果缺少该参数,Google 就无法将您的内容与 Google+ 个人资料关联。

    2、向您刚更新过的网站添加可返回您个人资料的双向链接。

    修改以下网站的撰稿者部分。

    在显示的对话框中点击添加自定义链接,然后输入网站网址。

    如果您愿意,也可以点击下拉列表指定可以看到此链接的人员。

    Click Save.

    3、要了解 Google 会从您的网页提取哪些作者数据,请使用结构化数据测试工具

    这两种方法最后都要用结构化数据测试工具测试一下,如果显示正常,那么恭喜,搜索结果里很快就会出现作者信息了。

  • Exchange同步日历

    Exchange同步日历

    每年的某些个重要时刻,或者一些值得纪念的日子,相信大家都必须记得吧,否则。。。很难堪的~

    调闹钟?不适合

    手机日历?是个好办法,但是我就是懒得手打,而且最怕的就是手机掉了,那就OVER了!上次掉了手机,500多个通讯录就没了,幸好我弄了云备份,虽说不安全,怕隐私泄露,但是,我感觉作为平民百姓的,现在的时代如果怕这怕那,那什么也别弄了。

    好了,言归正传,Exchange是个好东西,可以同步邮件、任务、日历还有联系人。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同步日历,我们可以先在邮箱网站上把每个日期需要做的事情写好,然后设置下手机就可以同步到手机端了。

    我之前尝试着用了163的日程管理,但是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设置的【每年重复】【农历日程】还有【自定义分类】了的事件都无法同步到手机端,那就没意思了,所以又找其他的提供商,终于发现QQ邮箱可以很好地支持!

    下面我说一下步骤:

    Android不同版本可能与下面的截图不同,但操作基本类似

    1. 主菜单选择“电子邮件”(或选择“账户”-“添加账户”),选择“公司同步”,“电子邮件地址”和“用户名”两项都需填写完整的email地址,“域”一项可不填,填完之后点击“下一步”。

     

    2. “服务器”填入ex.qq.com,“域”一项可不填,点击“下一步”,提示成功,点击“完成”。

    3.选择需要同步的项目:“日历”、“联系人”和“电子邮件”(日历将同步至QQ邮箱“日历”,联系人将同步至QQ邮箱“手机联系人”)。最后输入账户名称,点击“确定”即可完成设置。

    OK,就此完成了,我试了下,QQ邮箱的日历可以很好的把农历和每年重复的日程也同步到手机端,是不是很方便呢~

  • 解决GoAgent上传问题

    解决GoAgent上传问题

    关于GAE注册及部署的教程网上一搜一堆哈,都差不多,我就不多说什么了,随便附一个地址

    https://code.google.com/p/goagent/wiki/InstallGuide

    源代码可以从这里下载https://code.google.com/p/goagent/

    我在这里想说的重点是goagent上传过程中出现的一点小插曲,可能碰到的人不多,网上提到的也不多,我就说一下方便RP差的同学解决。

    上传过程出错,这个代码嘛。。。。一大堆,我也搞不懂什么意思,然后就直接复制百度,结果终于找到了~

    UnicodeDe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ca in position 0: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有以上类似报错的同学可以看下解决方法:

    这是因为在你windows注册表路径下有非ASCII的key(比如中文的,我的就是有一个是中文的): HKEY_CLASSES_ROOT\MIME\Database\Content Type, 你把非ASCII的KEY都删掉之后试试。

    成功之后试了下,在Youtube上看视频不卡,速度还是不错滴~哇哈哈~

  • 3.5mm手机耳机不能通用

    3.5mm手机耳机不能通用

    耳机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我想买同学的一个耳机,他是在淘宝上秒杀来的,结果发现在我手机上听音乐没人声,要按住通话键才正常,所以百度了下,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目前手机最标准的是3.5mm的耳机插头,而3.5的耳机历史上又有两极(最早随身听的单声道耳机)、三极(随身听、MP3的立体声耳机)和四极(立体声且带麦克风)等几种。

    手机的耳机(包括线控耳机)就是四极的这种。

    虽然都是3.5mm直径的,看似标准、貌似通用,实际上是不通用的。

    首先,触点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假设从插头顶端开始、到插头根部接线处顺序定义为A、B、C、D:

    一般手机(包括Nokia、三星等)是:L、R、MIC、GND

    小米、iPhone、HTC等是:L、R、GND、MIC

    所以,这两个类型的四极耳机是不能通用的。例如,三星的耳机插在小米上听歌,会发现人声部分变成像卡拉ok那样的伴唱声音,只有按住耳机上的通话按键不放声音才会正常,这主要就是因为GND和MIC错位导致的。

    而对于两极耳机插头,是除L外全部接在GND,也即是用左声道同时传到两边耳筒播放,只有GND、L两个有效触点。

    三极耳机插头,则是GND、MIC同时接在GND,有GND、R、L三个有效触点,正好够立体声信号使用。

    对于手机收音机功能,实际上是通过公共接地线(GND)提供外接天线功能的。

    类似地,对于3.5mm的带视频输出插头而言,顺序是GND、VIDEO、R、L。

    至于线控,则是通过MIC和GND回路进行控制的。这个对于不同系列的手机是不一样的,尽管触点位置一样,也不能保证兼容。

    经过实际测试,苹果耳机用在小米上,听音乐没有问题,线控就只有中键有效,音量大小键无效,麦克风无效。

    而HTC DesireHD的耳机,则是和小米完全兼容,所有的音乐控制(播放、暂停、前一首、后一首)、麦克风、通话控制(通话、挂断)全部可以正常使用。

  • Windows7任务栏时间格式问题

    右下角的时间显示区域只显示时间不显示日期了,这是为什么捏?怎么恢复同时显示时间和日期呢?

    原来今天是2012年10月10日,日期长度达到了最大值,长度刚好达到最长,右侧任务栏会因为宽度不够而把日期忽略显示,解决办法就是缩短日期的格式,如改成“yy/m/d”就OK了。

    或者,解锁任务栏,把任务栏拉宽一点也可以。

     

  • iebook不能浏览问题

    今晚在帮别人上传用iebook制作的电子杂志时,上传至一台linux系统的服务器中,发现在浏览时无法显示出内容来,而同样的杂志在win2003下同下却能正常被访问到,起初以为是linux系统对iebook杂志的支持有问题,后来发现iebook在线发布出来的电子杂志,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文件“Loading.swf.”开头这个字母“L”是大写的,在windows2003系统下是忽略大小写区别的,而linux系统下对大小写做了区别对待。试着将“Loading.swf.”这个文件名改为了“loading.swf”,果然在linux系统下,用iebook制作的电子书也能正常被浏览了,真不知道超级精灵在生成时怎么想的。。。

  • 如何隐藏站长统计代码

    1.[cce_html]
    <!– 统计开始 –>
    <div style=”display:none”>
    统计代码
    </div>
    <!– 统计结束–>
    [/cce_html]

     

    2. 一般的统计代码都是script 的。
    只要将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hidden” 中的 type=” “ 引号中的换成hidden就可以了。

     

    3.可以把网站统计代码放到个js文件里,在加进来

     

    4.【不推荐】一些追踪可能会失效

    [cce_html]<iframe src="/web_counter.html" border=0 width=0 height=0 frameborder="no" 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name="php2html_iframe"></iframe>[/cce_html]

    把你的统计代码改成上面的代码,再创建一个文件,web_counter.html,放在网站根目录下,这个html文件内容就是<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x.aspx?id=xxxxxx&logo=7″></script>

    —————————————————————————————

    另外,免费统计放置位置,最好放在</body>前原因:
    将统计代码放在最底部独立的段落或表格或层,这样将不影响本身网页内容的加载速度。
    因为网页加载的顺序是自上而下。